2016年11月20日,第八届上海欧洲研究青年论坛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上海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70名青年学者和近10位专家教授与会。论坛首先举行了2016年度上海欧洲研究优秀青年论文颁奖仪式,接着以“欧盟全球战略文件解读”为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研讨,部分获奖论文作者也交流了其获奖论文。会议由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杨海峰博士主持,上海欧洲学会前会长伍贻康、名誉会长戴炳然、会长徐明棋、副会长陈志敏、叶江等出席了论坛活动。
一、2016年度上海欧洲研究优秀青年论文评选的情况
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子衡博士首先介绍了2016年度欧洲研究优秀青年论文的征文和评奖情况。他指出,此次优秀青年论文评选活动得到了青年学者们的积极响应,学会不仅收到了上海本地的大量投稿,也收到了来自山东、北京等外地青年学者的投稿,投稿中还有英文论文。学会秘书处筛选出符合评选条件的34篇论文交专家进行初审,同时进行防抄袭查重,由此评出20篇入围论文,最后经专家组集体讨论,评定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一等奖空缺。上海欧洲学会的前会长伍贻康、名誉会长戴炳然、会长徐明棋、副会长陈志敏、叶江等,向获奖青年学者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与往年相比,本年度参评的青年论文,不仅数量有所增加,而且总体水平也在提高。与会专家对青年学者的研究选题和成果水平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勉励青年学者加强论文的学理性,提高理论深度和数据精度,在深厚积累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论文做成传世精品。专家们指出,此次没有评出一等奖,体现的是学会对评选工作的认真负责和精益求精。
二、关于“欧盟全球战略”课题组的研究情况
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杨海峰博士介绍了“欧盟全球战略”课题组。他指出,由于近年来欧盟遭遇内外多重危机,欧盟决策层大幅调整了对欧盟外部环境的认知,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出面,牵头组织欧盟各决策机构和智库,经过数年的调研,于2016年6月28日推出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全球战略”,这是欧盟对外战略的最新的纲领性文件,欧盟关于此文件的咨询、研讨与决策过程,能够反映出欧盟对外决策机制的结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从2016年年初开始,学会联络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科院等沪上知名高校和智库的多位青年学者,组成“欧盟全球战略课题组”,对欧盟关于全球战略的决策进程展开紧密观察,对欧洲战略研究界有关全球战略的政策辩论进行追踪分析,对欧盟全球战略的文本作出了详细解读,并进而归纳出欧盟评估与认知其外部环境的观念特征,及其对外决策的特点与规律。课题组进行了分工,每位成员根据自身的学术积累和研究专长,选定一个专题,开展详细的研究,并在6-7月间提交了3000-6000字不等的分析报告。杨海峰博士在汇集和总结各位成员的分析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了课题组报告。
三、青年论坛的主题发言
获奖论文作者、同济大学的范一杨以奥地利自由党为例,分析了欧洲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发展条件。他提出,凯斯穆德的政党理论,可以为分析当前欧洲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提供分析框架。该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借助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视角,着眼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与社会的剧烈变迁,阐述新政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机制。范一杨运用这一理论,对奥地利自由党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他对比了德国与奥地利在二战后的政治文化的差异,阐述了奥地利右翼民粹政党的历史源头和群众基础,探讨了奥地利自由党这一具有代表意义的右翼民粹政党的政治纲领的文化脉络,分析了该党在当前乌克兰危机和难民潮的冲击下得以迅速发展的社会认知基础,并总结该党对奥地利政治力量结构的影响。
复旦大学的李嘉东以难民危机为例,分析了国际政治中的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力。他首先辨析了社会化媒体和社交媒体这两个概念的差异,概括了社会化媒体对社会舆论和政治运作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对国家形象塑造和国际事务合作发挥的“平台性质”的作用。随后,他深入分析了在2014-2016年的难民潮中,社会化媒体与大众舆论、社会政治的实际运作和欧盟主要成员国决策层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德国为例,追溯了德国社会大众和决策层在难民问题上的观念建构和政治决策的进程,分析了社会化媒体在其中发挥影响的机制,并总结了社会化媒体影响政治决策的优势与局限。
随后,“欧盟全球战略课题组”的四位成员作了发言。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的忻华老师分析了欧盟全球战略的理念体系的演进过程。他指出,从最初的政策设想到最后的正式文件出台,欧盟全球战略的概念体系经历了一个逐步成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欧盟决策层和欧洲战略研究界密切观察外部环境的演变,针对各类议题展开密切的政策讨论,形成了一系列文献,推出了许多应对具体问题的带有局部性和短期性特征的战略、路线与政策方案,为后来形成全球战略积累了理论基础,塑造了观念架构,提供了形成全球战略的概念素材,其中有三条演变脉络,既勾勒出了全球战略的观念体系的基本架构,也能反映出欧盟对外决策的关注领域的层级结构,这三条脉络就是:对“欧盟安全战略”文件的修订,对“欧盟内部安全战略”文件的修订,对特定领域和区域国别的安全战略的制订与决策。忻华老师进而阐述了这三条脉络的相关文献与观念建构,并探讨了欧盟全球战略中可能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政策架构。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的简军波副教授阐述了当前欧盟对非洲的战略。他首先回顾了冷战时期欧盟对非洲的援助,及其对当时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两大潮流的影响。他指出,冷战时期欧盟对非洲的援助,以1970-1980年代的洛美协定为基本框架,造成了非洲对欧洲的经济依赖,形成了单一经济的依赖型贸易,而在冷战后的最初十年,由于经济总量小而且市场狭小,非洲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兴经济体的进入,非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非洲内部则因受到全球化的影响而出现种族屠杀、部族民主化等剧烈变化。欧洲在此背景下不得不根据世贸组织的精神,改变洛美协定的框架。当前欧盟与非洲仍处在艰难的谈判进程中,尚未确立新的双边经济关系的框架。
上海社科院的戴轶尘老师阐述了“欧盟全球战略的务实调整及其限度”的问题。她认为,欧盟应对外界危机与变化的反应速度非常慢,现在的“全球战略”是欧盟在经历了重重危机的漫长过程之后才作出的反应。在2003年,由于欧盟东扩方兴未艾,而且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导致欧盟内部出现新欧洲与老欧洲的严重对立,为了协调两者间的矛盾,欧盟才出台了“欧洲安全战略”文件,2008-2009年,战略安全形势的巨变已渐露端倪,但欧盟尚未作出回应。2011-2013年,阿拉伯之春爆发,而欧债危机也愈演愈烈,法国与德国之间针对如何应对利比亚危机而出现严重分歧,不愿出面牵头发起关于修订安全战略的工作,欧盟的二线成员国,如瑞典、波兰等发起了修订欧盟对外战略的倡议,关于全球战略的政策设想才浮出水面。当前欧盟全球战略的指导性原则是:有原则的务实主义,即欧盟要同时增强自身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并且欧盟将周边的范围扩展至16国,还提出了“周边的周边”的概念,这是其变化之处。欧盟虽然降低了影响全球事务的抱负,但仍忽视其成员国层面的变局,空谈多,行动少。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龙静老师则集中阐述了“欧盟全球战略中的中国”这一问题。她谈到,欧盟全球战略在对影响欧洲安全的各地区的优先性排序中,中国排在第三位,即排在欧洲内部和周边之后,属于欧盟希望建立的合作型地区秩序的一部分。欧盟既要从中国获取经济利益,又想对中国推行欧盟主张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国际秩序,而并未将中国视为可以开展安全合作的盟友,而是将中国视为可能影响乃至扰乱欧盟推崇的国际秩序的对象,这体现出欧盟对华战略的两面性。欧盟在推出全球战略之前,在6月22日推出了“对华战略要素”的文件,2016年年初欧盟驻中国商会也发布了中国投资环境报告,对中国持较为负面的态度,欧盟此前对“16+1”机制也持抵触的态度,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当然,自2016年以来,欧盟转变了态度,表示愿意参与“16+1”机制。当前还有两个问题与欧盟全球战略相关,影响着欧盟对华关系的发展,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南海仲裁案。对前者,欧盟内部的态度相当一致,反对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体,而对后者,欧盟内部存在分歧,同时也受到美国的压力。
四、专家点评与总结
上海欧洲学会前会长伍贻康教授指出:首先,此次优秀论文评选,令人印象深刻。参评论文选题多样化,其前沿性和学理性比历次都要强,论文的学术水准有了明显的提高。由此可见,欧洲研究的青年队伍发展的不错,上海的欧洲研究可谓后继有人。其次,青年论坛的水准一次比一次提高。早期的几届青年论坛,议题广泛,并未集中到专门的问题上,也未考虑研究的前沿性。而此次论坛,集中围绕当前欧盟最突出和最前沿的问题,即欧盟全球战略的问题开展密集的专门讨论,聚焦度大幅增强,讨论的深度与精度也得到很大提高。再次,希望大家密切关注当前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这一新形势带来的新变局。有人担心美欧关系会出现疏离,但今后欧盟的战略自主性会加强,欧盟、英国、美国三方之间的互动将会呈现新的特点,为欧洲研究界的学者带来了新的机会。
伍贻康教授表示,他不是欧洲一体化的悲观论者,欧洲一体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现在欧洲如此复杂多变的形势,既带来了危机,也意味着变革的机会。欧盟的问题在于,与时俱进做得不够,陶醉于欧洲过去的成就,未能及时作出审慎的战略判断和冷静的回忆反省。他勉励欧洲研究界的青年学者,冷静观察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欧洲形势,再接再厉,取得更丰硕的研究成果。
上海欧洲学会名誉会长戴炳然教授表示,此次参评论文对当前欧洲热点的把握比较精准。欧洲长期处于危机状态,其政治思潮必然会出现变化,而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新型媒体必然会引领舆论,启发新思潮。青年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点,作出了颇有见地的新研究。而到了明年,美国特朗普上台,德国、法国和荷兰都将举行大选,欧洲将会更加热闹,形势的变化也将更加跌宕起伏,希望青年学者用心做文章,拿出更好的精品参加明年的论文评选。他同时还谈到,欧盟全球战略文件究竟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尚不确定;欧盟的文牍主义很厉害,文件多而实效少,因而不太看好欧盟全球战略文件,但这一文件必会付诸实践,也反映了欧洲战略思想的演变,因而值得研究。
最后,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徐明棋教授对此次年度优秀论文评选和青年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各位青年学者对论文评选和青年论坛的踊跃参与,既显示出学会在上海欧洲研究界的凝聚力与号召力,也反映出上海欧洲研究后继有人,兴旺发达。举办青年论坛的主要目的,就是继续保持和发扬上海欧洲研究的优势,提升欧洲研究青年学者的水平,希望各单位的学术前辈能够给予青年一代更多的指导,也希望青年学者们能在欧洲研究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忻华、曹子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