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of seminar on EU-China relations under financial crisis
(chinese only)
2008年12月上旬,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在波兰会见了达赖喇嘛,给原本已经波折不断的中欧关系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鉴此,2008年12月22日,上海欧洲学会举办了“金融危机下的中欧关系”研讨会,希望将中欧关系纳入全球金融危机的最新背景之下,对中欧关系的现状与未来加以全面而又比较深入的研究。综合研讨会发言人的观点可以分析得出,中欧关系自2005年来以来一直处于调整期,到目前为止整个调整过程尚未结束,而当前主要有三大问题在影响着这个过程,即金融危机、西藏问题与欧洲一体化。在这三大问题影响下,中欧关系何去何从,关键还得看攸关方的主动性行为。
一、金融危机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逐浪高推,目前已经开始对中欧关系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同时对欧美关系、对欧盟的自我重新认识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而对中欧关系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
(一)对中欧关系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得欧盟内部的保护主义势力抬头,而欧盟一旦加强保护主义,必然对中欧关系产生消极作用。有学者指出,中国作为上一轮自由贸易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不希望其他国家包括欧盟采取保护主义的。况且,中国外贸顺差的最大来源就是欧盟。但是,有学者指出,欧盟实际上已经在加强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了。比如,2008年12月,欧洲议会以高票通过了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新玩具安全指令,而目前在欧洲玩具市场上,欧盟成员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中国,所以该指令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国的。
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盟特别是法国力图由其主导重构国际金融新秩序,并希望中国能响应欧盟的号召。但现在,有学者指出,欧盟已经对中国的看法产生变化,认为在此次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中国与美国站在一起,欧盟不免产生失望之情,进而影响中欧关系的发展。
(二)对欧美关系的影响
欧美关系兼具竞争与合作的特征,在一段时间内,合作大于竞争。
正如上文所述,金融危机后,欧盟希冀借机提高自己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影响力、增加自己在国际金融新秩序中的话语权,而这肯定将与美国的现有利益发生冲突。有学者指出,欧美虽然皆为西方发达国家,但具有不一样的国际金融监管理念,美国坚持认为自由市场主义没有错,欧盟则强调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督与管制。另外,欧元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发行的货币,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对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进行挑战。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其他货币可以取代美元,欧元还是美元的补充性货币。欧元挑战美元地位是一个困难与长期的过程,整个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也是一个渐进与漫长的过程,欧美竞争的强度与方式应该是双方都能较易接受的。
与中欧关系相比,欧美间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有学者指出,事实上是欧盟购买了美国的大部分金融衍生品。除了政府层面的关系外,欧美之间的民间经济联系也非常强大。欧美关系强于中欧关系与中美关系的结果就是会很容易导致欧美在一些问题上协调对付中国。
(三)对欧盟自我认识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将欧盟的弱点再次充分暴露了出来。首先,作为一个集团的欧盟在危机发生后的反应速度明显慢于作为实体的美国。其次,欧盟对全球性危机的抗风险能力还不高。有学者指出,在这次危机中,欧元的贬值实际上超过了美元。危机表明,欧元并不足以支撑欧盟的经济发展。并且,危机对欧盟的冲击其实超出了经济金融领域,影响到了欧盟已经在实施的社会与政治改革,而这些改革被认为是欧盟未来的出路所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欧盟内部的协调性比较差,成员国之间不够团结。比如,欧盟机构希望借危机处理提高自己的地位,但联盟层面只掌握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还是在成员国手中。在成员国层面,由于德国坚持欧洲央行的独立性、坚持成员国年度财政赤字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的上限,德法作为欧盟轴心在危机应对方式及措施上存在一定分歧。
此次暴露出来的弱点势必引起欧盟对自身实力、治理方式、对外政策包括对华政策的重新评估与认识。有学者指出,有望于2009年年内生效的“里斯本条约”将使得欧盟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得到更好协调,欧盟将会在更多问题领域内能够以一个声音说话。一个更加团结的欧盟可能给中国带给更多的挑战,不过更可能给中欧关系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
二、西藏问题
2007年默克尔在德国会见达赖,中德关系遭到严重破坏;2008年欧盟一些政府与政客在“3•14”事件后试图抵制北京奥运会,中欧关系经历了考验;2008年12月萨科齐不顾中国反对坚持在波兰会见达赖,中国延迟中欧峰会,中法关系降至低点。这一系列事件使得西藏问题对中欧关系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其对整个中欧关系产生着极大地影响。
(一)欧盟内部对萨科齐会见达赖的看法
对于萨科齐会见达赖,有学者指出,虽然欧盟成员国一般不会公开指责法国的行为,但私底下确实存在不同声音,不少国家都在抱怨萨科齐的这一举动。他们认为萨科齐会见达赖主要是为了民意,而且这主要是代表了法国的外交政策,并不能代表欧洲的对外政策,因为虽然法国这个时候是欧盟轮值主席国,但萨会见达赖事先并未与其他成员国加以协商。有英国官员与相关学者谈到,他们并不认可萨科齐此时会见达赖,这一举动明显把欧盟拖下了水,他们并不愿意看到中欧关系发展到目前这个状态。
(二)欧盟对西藏问题的看法
虽然欧盟各国实际上对萨科齐会见达赖存有不同看法,但为什么在公开场合他们都没有对此加以反对?有学者指出,西藏问题在欧盟是一个“政治正确”的问题。也就是说,欧盟的主流意见认为西藏问题主要是人权问题,达赖代表了在人权问题上受压迫的弱势一方,而中国政府代表了实施压迫的强力一方。谁在西藏问题上指责达赖、认同中国政府,谁就是反对人权、犯了政治不正确的错误。欧盟内对中国政府的这种传统看法,表明中欧在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上存在根深蒂固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使得欧盟内对中国快速崛起极其敏感与不安。
(三)欧盟对中欧关系的看法
欧盟对西藏问题的看法反映了欧盟在政治层面的理念对中欧关系的影响。有学者指出,德法等国在金融危机下仍敢于利用人权问题向中国叫板(除了接见达赖外,2008年12月德国两大政党一致表示愿意接收原本关押在关塔那摩基地的中国籍“东突”分子),可以理解为欧盟从经济层面考虑由于中国外贸顺差的最大来源是欧盟,中国对欧盟的依赖大于欧盟对中国的依赖,中国应该不会对欧盟采取实质性的反制行动。
三、欧洲一体化
金融危机促使欧盟对自己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进行反省,但欧盟对自己的更深刻审视集中在其发展道路的设计之上、体现在“里斯本条约”的内容里面。简单来说,欧盟的历史决定了其主要是一种规范性力量或者是民事力量,并不会发展成巨大的军事力量。有学者指出,欧盟的军事力量实在太弱,以至于捷克与波兰不得不要去抱美国人的大腿,允许美国人在自己国内布置反导系统。
一个非军事力量为主的欧盟不会对中国形成实质性的威胁,也不会对中欧关系造成很难挽回的伤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规范性力量所遵循的主要原则除了和平外,还包括自由与保护人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