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China dialogue: common grounds and differences

Entry time:2009-09-29visits:0

Summary of round table meeting on "Europe-China dialogue: common grounds and differences" (chinese only)

    2009年9月24日至25日,由上海欧洲学会、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和中国欧盟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欧对话:求同存异”国际圆桌会议在沪召开。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和IFRI中国项目研究员埃莱娜•勒• 巴伊(Helene Le Bail)致开幕词,中国前驻德大使梅兆荣、学会会长戴炳然、欧洲政策中心创始人克罗希克以及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周弘等专家学者出席并主持了会议。出席本次会议还包括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中国社科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社科院、同济大学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共约40余人。会议围绕中欧战略伙伴关系、中欧经贸合作、中欧文化社会交流以及中欧国际合作等议题展开,主要观点如下:
    一、中欧战略伙伴关系
    会议首先围绕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总体看,与会的欧方学者对中欧之间是否存在战略伙伴关系持怀疑甚至否定意见。而中方学者的看法有所不同,呼吁中欧双方要冷静对待和珍惜彼此关系。
    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主任古斯塔夫•吉拉尔兹(Gustaff Geeraerts)认为:中欧伙伴关系只存在于外交辞令上。因为仔细分析中欧关系,可以发现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对双方共同目标和利益的明确定义。同时,双方缺乏一个着眼长远、真正的多层次计划以及全球视野。上述情况主要源于全球力量分配与身份认同的深刻改变,而这也将成为影响中欧关系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欧洲政策中心创始人斯坦利•克罗西克(Stanley Crossick)甚至断言:目前中欧关系既称不上战略也称不上伙伴,即使签署了“伙伴与合作协定”也不会改变这种状况。所谓战略伙伴关系需要着眼于长远的紧密合作关系。克认为,中欧关系发展现时存在较多障碍,比如,欧方认为双方在贸易投资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不平等;在中欧对非合作方面,双方也仅停留在极少数的几个合作项目。因此,发展中欧关系需要有实质性的举措,首先是界定双方的共同利益以及妨碍达成这些共同利益的问题所在;其次是建立有效的机制来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目前的对话与合作机制都需要有所改变。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中心主任叶江肯定,中欧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后召开的第11次中欧峰会,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起点,双方更好地理解了这种关系的内涵,其在将来也会更加成熟。中美欧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虽然目前没有高级别的三边合作机制,但是有着成熟的中美、中欧和美欧双边合作机制。随着中美欧三边合作对现时国际关系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很有必要建立或启动高级别的中美欧三边合作机制,如三边战略对话和战略经济对话,甚至三边峰会。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周弘说,中欧关系在经历了2008年的波折后,2009年看起来似乎较为平静,但是双方的互相不信任感在继续加深。然而,中国仍然重视对欧关系,且中欧关系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着战略影响。欧盟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以及累计最大的科技进口来源。同时,欧盟还是中国累计第四大实际投资来源。中国一如既往地重视欧盟在国际上的地位,特别是在后冷战时期。而在这期间中欧的国际地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国的对欧政策几乎没有改变过,中欧关系的利益基础也未曾动摇并日益加深。中欧关系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国际环境也未见基本改变,中欧应继续发展合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中心主任邢骅也说:自从2003年第8次中欧峰会将双边关系上升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后,随着两者国际地位和各自外部环境的变化,中欧关系某种程度上变得日益复杂,然而双方在各层次的合作仍然在展开。中欧应该冷静、正确地评估现时的关系,区分什么是主流,什么是新显现的问题。应该珍惜并努力维护良好关系的基础,共同认真应对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则指出:自从1995年欧盟发布其首个对华政策文件以来,中欧关系一直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双边关系之一。欧盟坚信,加强中欧合作是符合欧洲利益的。然而,最近这一“接触中国”的政策却日益被一些欧洲人认为是过时的。而中国仍坚持认为中欧关系是具有战略性的,并无意改变它。当然,中欧都需要重新思考双方的关系,把近年来的全球新发展和中欧自身变化因素考虑进去。然而,欧洲真正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对华新政策,欧洲应该适应新兴力量的崛起,包括中国和印度。中欧双方都应在未来致力于一个平稳、互惠的关系,而非建设性的措施将无济于实现该目标。同时,中国应致力于通过扩大对欧合作领域来解决欧洲对经贸问题的关切。中国还应与欧洲在应对全球挑战上紧密合作,如气候变化、全球机制改革等。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亚洲中心中国项目特邀研究员安托万•索特内(Antoine Sautenet)通过比较欧盟与中国、欧盟与印度、欧盟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认为中欧之间的伙伴与合作协定虽然包含了政治与经济事务,但较难达成;欧印之间虽然可能有自由贸易协定,但需更进一步拓展政治领域合作;欧盟若与东盟发达国家协商伙伴与合作协定以及自由贸易协定,困难在于其无法形成共同对外政策。
    二、关于中欧合作问题
    会议对中欧在安全及经贸领域开展国际合作问题进行了讨论。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教授丁伟通过研究全球化对中欧关系的影响、亚洲的地区化、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欧亚关系中的多边主义等多个方面,并分析中欧在开展合作上的考虑和措施、双方的合作与冲突给未来的国际政治秩序所带来的政治启示、以及阻碍双方在各领域开展合作的困难,认为,全球化能促进欧洲和亚洲的地区内部关系,同时也可能影响欧亚之间的跨地区关系。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夏立平指出:中欧安全合作存在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两个层面,而防务合作主要停留在中国与欧盟成员国的层面。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中欧在防务合作上的潜力也日益显现。他建议,中欧应建立战略与安全协商框架,加强高级别的军事交流,交换双方在非洲等地的维和经验,提升双方在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的合作力度,开展对阿富汗当地警察的联合培养。
    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弗朗西斯•施耐德(Francis Snyder)提出:在解决贸易争端上,中欧之间采用了双边主义/多极主义以及多边主义相结合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在一些重要争端中,双边主义/多极主义已经让位于多边主义。中国加入WTO后的前5年里,对于中国来说只是个学习的过程,中国政府、企业和其他部门努力设法掌握WTO系统的工作方式。而最近几年,中国逐渐开始以第三方、被告或原告的身份出现在WTO的争端案例中。分析这些案件可以发现,中欧正试图将争端转移到多边层面,从而减轻由此引起的一些紧张关系。同时,这些案例也体现了多极主义和多边主义在解决贸易争端时的优缺点和局限性。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经济学家弗朗索瓦•尼古拉斯(Francoise Nicloas)认为,中欧经贸关系应回归本质,即贸易终究能让双方获利。因此,中欧不应纠缠于一些贸易摩擦,而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贸易带来的好处。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主任徐明棋也对该观点表示赞同,并指出,中欧在重塑国际金融体系上有共同利益,应认真界定这些共同利益并就相关问题进行协商。
    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张乃根与保乐力加公司亚洲公共事务副总裁沙万里(Cyril Sayag)还就中国的知识产权立法、实际保护状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等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
    三、中欧文化社会交流
    在中欧间社会文化交流方面,与会学者也展开了有意思的讨论。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政治部助理教授简军波指出:欧盟一直致力于将其价值观传播到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然而,中国却始终坚持主权原则,从不接受欧洲价值观的同化。这表明中欧两个国际重要角色之间存在一些潜在的矛盾。或者说,双方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领域有一些冲突,而这种冲突会破坏双方关系的基础。为了避免意识形态冲突,双方应专注于共同的全球利益和价值观,而不仅仅是双边政治问题。
    此外,法兰西学院教授阿内(Anne Cheng Wang)和复旦大学外语学院法语系教授褚孝泉还就普世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不同概念及其融合与分歧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