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7日,“法德大选后的欧洲一体化走向”国际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上海欧洲学会以及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协办。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徐明棋、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董琦莅临本次会议。来自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等高校以及上海欧洲学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共计60余名专家学者前来参会。
首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春春主持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徐明棋分别致辞,他们对前来参会的各位中外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此次会议主题的背景和主办单位的相关情况。江波校长指出,今天的欧盟面临着多重危机的挑战,今年更是对欧盟非常关键的命运之年。荷兰、法国和德国三个国家都先后进行了大选,尽管三次选举中主流政党都有惊无险,特别是右翼的民粹势力力量上升、疑欧乃至反对欧洲的情绪上升,与此同时,英国已经正式提交了脱欧申请,对欧洲一体化也带来了很重大的打击。所以,今天的研讨会,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切入,深入分析法国、德国大选及其对于欧洲未来发展的影响,讨论欧洲一体化的未来、欧盟政策的一些具体的领域以及中欧关系的趋势,特别的重要。徐明棋研究员指出,德国大选已经尘埃落定,这个结果既在意料之中,但又有一点出乎人们原来的判断,因为极右翼的选择党在大选中有了不俗的表现,尽管他不能够冲击德国的政坛,但对整个政治的影响,乃至整个欧洲的影响,都可能会带来很多新的现象。今天,就德国大选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进行研讨,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德国客观上已经在欧盟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这次大选注定也将会对德国在欧洲一体化的领导方式以及欧洲一体化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个研讨会也是非常及时的,对我们中国的学者进一步地了解德国的政治生态发展和变化以及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中国和欧盟、中国和德国的关系应该说发展势头良好,双边合作在不断地深化,因此我们今天的讨论,也一定会对推动中欧、中德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随后,在徐明棋、陈志敏、恩里科·费尔斯、梅飞虎的先后主持下,论坛围绕法德大选、欧洲一体化的未来、欧盟特定政策领域、中欧关系走势等四个议题展开了讨论交流。
一、对法德大选的分析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芮悟峰(Wolfgang Röhr)博士以“德国大选及其影响”为报告主题,对德国大选选举结果以及组阁前景做了详尽分析。对于在此次大选中极右党派“德国另择党”的异军突起,芮悟峰博士认为应警惕其民粹倾向,但不应全面排斥其诉求。
德国波恩大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的约克·布拉西乌斯(Jörg Blasius)教授在“欧洲当前政治格局”的专题报告中,介绍了针对德、法民众对于政治效能与机构信任度的研究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德国、法国民众对于政治效能与机构的信任程度普遍偏低。从欧洲范围来看,这一数字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葡萄牙、西班牙以及东欧国家相对偏低,而北欧国家普遍较高。
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圣堂山分校的克劳斯·拉瑞斯(Klaus Larres)教授从美国的视角对德国大选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认为,外界普遍认为默克尔“欧洲领导人”的角色呈现出弱化趋势,但默克尔如能顺利组阁,其后续表现仍令人期待。从总体上来看,默克尔-特朗普时代下的德美关系将趋于冷淡,但客观上仍存在进一步合作的需求。而双方的个人关系如何发展、如何处理双方在伊核问题、朝核问题以及气候变化问题方面的意见分歧将对今后的德美关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复旦大学法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骥副教授在“法国大选及其影响”的报告中指出,此次法国大选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这与以国民阵线为代表的极右翼势力崛起密不可分:在法国大选首轮投票中,极左、极右党派得票率超过50%。张骥认为,极端党派如此高的支持率背后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国际地位下降以及高反恐压力下民众对于移民政策的质疑。马克龙当选后的外交政策也将会进一步聚焦法国领导权的提升、国家安全的巩固以及平衡、灵活的外交关系。
在四位发言人精彩的演讲之后,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博士进行了点评。他指出,德国大选之后的政党如何重新组阁、最大规模的德国议会将对选举体系产生怎样的影响、政党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对该政党的影响程度,欧洲、德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将如何发展,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课题。
二、欧洲一体化的未来
德国波恩大学欧洲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卢德格·库恩哈特(Ludger Kühnhardt)教授作了题为“欧洲一体化的未来:依然是危机驱动型”的主题报告。他指出,欧洲政治意识形态现在正在进行重塑。二战之后所构建起来的政治体系正在慢慢消减,传统的正式的意识形态的正在慢慢瓦解。民粹主义在崛起,许多人失去了对于政党、对于政体的信任,甚至表达了对于政府的不满。他认为,欧盟现在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危机,其一是未完成的一体化进程,另一个是未完成的全球化进程。欧盟的未来前景依然以危机为驱动。危同时也是机,危机会带来发展和进步,危机本身就会带来一个新的项目和新的举措的产生。我们看到,欧洲目前正处在一个新的开始,就是说重新启动这个项目:过去十年以来漫长的危机带来的一个新的一体化的议程。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叶江研究员在主题报告“欧洲一体化的未来走势”中阐述了容克提出的“盟情咨文”的发展蓝图:欧盟将努力着手建构能源联盟、安全联盟、资本市场联盟、银行业联盟、数字化单一市场的联盟。他认为,欧洲未来发展之路困难重重,实现“盟情咨文”愿景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波兰和匈牙利不断从欧盟手中接过高额支票,是拒不接受欧盟的自由主义价值观,至少在两年内丹麦和瑞典是不会加入欧元的。中东欧的那些国家要达到这些标准可能性好象不是很大。如果没有整个欧元覆盖全体欧盟的话,整个银行业联盟要覆盖整个欧盟,可能也是有点困难的。共同的防务,共同的外交,共同的难民政策,税收等等,两年内要联合起来还是困难的。
来自德国波恩大学国家安全和治理中心的詹姆斯·宾德纳格尔(James Bindenagel)教授在针对欧美关系的主题报告中指出,以欧洲价值观为基础的跨大西洋关系对于深化欧美贸易关系依然至关重要。对于欧盟来讲,最大的挑战就是维持跨大西洋的伙伴关系,其支柱就是欧洲的价值观。我们需要跨大西洋关系,它需要得以复兴,并且需要展示出美国与欧盟在更长时间里面的贸易合作关系的加深。欧盟会把特朗普所作所为作为一个机会加以利用,而增强其凝聚力。特朗普政府的颠覆性行为、民粹主义等等,它们可能间接地促进欧盟层面的统一。同时,宾德纳格尔教授认为,历史不应当成为德国未来发展的障碍,德国将在欧洲范围内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们希望未来德国发挥的领导作用,是能够在欧盟层面,能够鼓励和激励欧洲在欧洲层面更好的发挥其领导作用。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春春副教授在“难民危机及其对德国和欧洲一体化的影响”主题报告中认为,德国大选中最重要的议题即难民政策成为主流政党的政治正确性盲点,这个真空由德国另择党填补,成为德国政治制度的一大挑战;而在欧盟层面上,德国的难民政策暴露了欧盟所谓价值共同体的团结幻象,不仅西部欧洲与东部欧洲在这一议题上意见分裂,英国脱欧也有默克尔难民政策的影子。德国政治庇护政策必须面对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也必须开放有关欧盟未来价值共同体的讨论,以及讨论新政府制订移民法的可能性。
芮悟峰博士在点评中指出,默克尔、马克龙都表达了对欧盟未来的愿景,在两国领导人的的互动下,德国和法国之间达成了一种新的平衡。芮悟峰引用欧委会主席容克的《我有一个梦想》的讲演指出,对欧洲的未来的看法需要有一个长远的愿景,在制定国际协议时要跨越50年的时间,同时将其进行一个快速的部署。他认为,欧盟是否能够在两年里面把一切完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就开始做,现在就是启动工作的良好时机。
三、欧盟特定政策领域的发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研究员在“安全联盟和欧元区改革:象征抑或实践?”的主题报告中,认为欧盟需要一个长期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来去思考一系列的问题,去处理危机。他探讨了欧洲安全联盟的建立与欧元区改革的可能性,认为欧盟在未来需要进一步创新危机管理模式,推动欧洲一体化。尤其是在乌克兰危机、难民危机以及英国脱欧的大背景下,欧盟成员国已基本达成建立安全联盟的共识,且这一尝试目前已经初具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局限之处,首先是不同成员国之间对于安全的考虑的一些看法不同。另外一个局限是法德国合作的前景不容乐观。至于欧元区改革,目前看起来马克龙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推进激进型的欧元区改革,包括更多的规则的制定,更多的集体行动。而这对于德国来说可能是一个大问题。他指出,欧盟一体化有进一步进展的空间,尤其是日益紧密的法德合作的展开,但还需要有更多的合作和共识的达成,做更多的努力。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梅飞虎(Maximilian Mayer)博士在主题报告“欧洲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走势”中指出,欧洲内部仍面临严峻的安全压力。近两年来,基于对当前安全环境的全新研判,欧洲各成员国的军费开支止降回升,尤其是俄罗斯周边邻国的军费支出有了大幅增长。从宏观来看,欧洲防务联盟一体化呈现出“自上而下(以欧盟为中心)”和“自下而上(以北约为中心)”两种趋势。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姜飞云博士在主题报告中从欧盟委员会的政策与方案以及主要领导人的政策主张两方面介绍了欧洲经济与货币一体化走向,认为这一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深化,但债务危机的持续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以及财政契约效力不足等问题也为一体化进程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的朱宇方博士在“欧盟对外经济政策:演进、未来与德国立场”主题报告中从不同维度考察了中欧跨境直接投资现状,认为欧盟对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关注已远超出纯粹的经济层面。她认为吧,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走向存在着一些不可逾越的障碍与矛盾,这无疑将为中欧贸易关系的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教授对各位发言人的演讲进行了剖析和总结,并就中国与欧盟经济关系、欧洲经济与货币一体化、欧洲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走势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四、中欧关系的走势
在“全球权力转移视角下的中欧关系”主题报告中,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教授认为,全球化对于参与者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从绝对收益来看,参与者均可以获益,然而从相对收益来看则存在不平衡的局面。在“双赢”局面下可能出现“输家”,即相对获益较少的一方。而这一相对收益的不对称性将带来权力的转移,相对收益差异越大,权力转移就越明显。辜教授认为,这一点也是特朗普政府反全球化、逐步退出全球舞台的重要原因。
波鸿鲁尔大学东亚研究学院东亚国际政治经济系主任白沙天(Sebastian Bersick)教授作了题为“中欧关系走向”的主题报告。他指出,中国欧盟的关系其实是处于这样的一个动态的亚欧经济政治环境之下,其实也会影响所有的欧洲和亚洲的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现在正引起了欧洲对于亚洲地区新的兴趣,因为借助这一战略,欧盟正在把它与中国的关系放在亚欧背景之下来看。我们看到,中国、欧盟正在开发一个互联互通平台,使它能够把经济相关的一些要素集成起来。他同时指出,美国现在更加追求保护主义和更多的向国内看,这对于亚洲和中欧关系会有进一步的影响,在亚太关系的战略性不确定性现在变得越来越突出。同时欧盟会越来越关注内部的挑战,这会导致欧盟进一步的分解和分裂,欧盟参与到亚洲地区的资源会进一步减少,欧盟在亚洲地区发挥得角色也会进一步弱化。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宋黎磊副教授在主题报告中就中国与中东欧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中国现在正在建立一个完全的次区域合作框架,并且重点是强调多边合作。中国与16个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将会与中国-欧盟的总体合作形成一个补充关系。16+1也能够加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在中欧关系当中,因为要和不同的成员国来进行对话,所以说这是一个多边的对话,多边机制和平台。“16+1”合作有三个特点,即共同利益共识、体制差异化和价值观的塑造。本来中国和CEE之间的合作的重点是务实这个基准,现在更加注重双方的价值,尤其是由“一带一路”战略所带来的价值,这也是习主席所谈到的共同建立合作机制。
德国波恩大学东方学和亚洲学研究所克里斯托弗·安特魏勒(Christoph Antweiler)教授作了题为“欧洲视角下的ASEAN@50:东南亚及以外的区域一体化”的主题报告。从人类学和政治学角度出发,阐述了东南亚及以外区域的一体化进程。他指出,在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东南亚地区不仅对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而言,该区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伍贻康研究员在点评中,针对辜学武教授报告中所提及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表达了极大兴趣。关于绝对、相对收益不平衡会促成合作还是促使分离这一问题,伍贻康研究员与辜学武教授进行了深入且富有建设性的探讨。他强调,应该更多的从合作角度,更多的把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前推进。
最后,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教授致结束语。他代表所有与会者感谢同济大学和上海欧洲学会对本次会议的贡献,表示会议不仅组织得好,而且在细节上做得非常优秀,使与会者们感到非常的温馨,非常的周到。